乾隆花7000万白银打了5年,却以惨胜收场,大小金川为何非灭不可

时间:2025-04-05 05:54:02 转载源:新闻直通车网 作者:千年 点击:9266次

01乾隆帝是我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,他自封为“十全老人”,有人认为这是自夸,也有人认为他确实功成名就。在评价自己的“十全武功”时,乾隆将“大小金川胜仗”列为第一,尽管这场战役以清朝的“惨胜”告终,为何乾隆对此如此自豪?甚至一些对乾隆持负面评价的人也认可这一功绩?这是因为大小金川对中国的意义远超许多人的想象。02乾隆为何如此执着于攻打大小金川?他曾这样说道:“既不强取他国之寸土,亦不无故轻让我寸土于人。夫开边黩武,朕所不为;而祖宗所有疆域,不敢少亏尺寸。”意思是华夏子孙从不掠夺他人土地,也不允许他人抢夺我们的土地,因为这是祖先留下的疆域,我们作为后代一寸土地也不敢丢失。1755年,乾隆派遣清朝名将兆惠,彻底平定了准噶尔汗国的叛乱,在此期间还发生了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“车轮放平”事件,并将该地区命名为“新疆”。大小金川位于现今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,地势险要、崎岖不平,在清朝时期是入藏的咽喉要道。这一区域一直延续着土司制度,清朝时期共有十几个土司,“大小金川”便是其中的两个,位于如今的康定,土司内的人均为羌族。03当时康区的瞻对土司实力逐渐增强,开始吞并周边土地,他们以为距离京城遥远,再加上北方准噶尔不断闹事,清政府应无暇顾及他们的叛乱,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。乾隆帝毫不犹豫,直接派兵围剿瞻对土司,他们的土枪土炮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,几个月内便剿灭了瞻对土司的叛乱。不过这场叛乱并未彻底消灭瞻对土司的有生力量,瞻对土司趁乱带领残部逃往他处,清军对此并未在意,认为不过是一场小打小闹,剩下的残兵败将掀不起多大风浪,却未料为日后埋下了巨大祸患。这个祸患并非来自瞻对土司,而是大小金川的土司。这俩金川土司一看,造反失败的结果不过如此?挨顿打就解决问题了?这简直是“一本万利”的买卖!造反成功直接当老大,造反失败最多挨顿打,这种好事儿我们肯定干。于是,大小金川土司也先后造反,事情越闹越大,开始吞并四川汉人生活的地区。04乾隆帝一听到这种情况,当即决定调集最近的部队,前往金川地区剿灭这两个土司。贵州总督张广泗奉命前往,可大小金川土司的实力远超瞻对土司,结果清军被狠狠教训了一顿,张广泗带着部队灰头土脸地回去,赶紧向乾隆帝请求增援。乾隆派出大学士讷亲从四川调集3000兵马,重新对金川土司发起进攻。要知道,金川地形错综复杂、易守难攻,讷亲几乎全军覆没,乾隆听到消息,直接下令将讷亲处斩。连这些土鸡瓦狗都打不赢,朕还要你何用?随即点兵傅恒,也就是《还珠格格》中尔康尔泰的父亲,带领大军重新对金川发动进攻。这次傅恒给所有人上了一课,让满朝文武看看,人家能当那么大官儿可不是白当的。傅恒到达后,先派出侦察兵摸清地形,然后与岳钟琪兵分两路,直接摧毁了金川土司的根据地,打得两个土司跪地求饶。这便是第一次金川战役。看到金川土司投降后,清军并未对他们进行重罚,傅恒便班师回朝领赏去了。05不过金川土司并未消停多久,没过多久内部政权发生矛盾,再次起兵造反,这次吞并了周边9个土司部落。小金川土司见状有样学样,同样兼并了周边许多土司部落,这次让乾隆下定了剿灭这些部落的决心。温服、桂林统领一万六千兵马,向金川发起进攻。可这次金川土司地盘扩大、实力增强,并且他们总结了许多防御清兵的经验,在各处险要地方修建了碉堡,这让清军吃尽了苦头。为了减少伤亡,清军将火炮、火枪调往前线,只为炸毁土司的碉堡。一切看似顺利,可“不是驴不拉,就是磨不转”,两位将军因指挥意见不合产生矛盾,导致3000名深陷包围的清军无人救援而被全歼,气得乾隆直接将桂林撤职,派出得力干将阿桂亲自剿匪。虽然剿灭大小金川的过程波折重重,但最终成功收复了这块地方。06要知道,乾隆在大小金川的战争中花费了7000万两白银,而这块地方不过二三百里长、几十里宽,值得下这么大本钱来收复吗?答案当然是肯定的,大小金川战役的胜利,无疑加强了对川西地区的统治,同时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发展,也为之后清军进藏奠定了基础、积累了经验。这场战役对中国后世的影响,绝非普通一场胜仗可比。正是清朝奠定的范围,才有了我们如今地大物博、幅员辽阔的中国版图。信息来源:1、《清实录》2、《金川档》3、潘洪刚 《乾隆朝两金川改土归屯之兴起》4、彭陟焱 《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》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